37000cm威尼斯官网

文化校园


浙外学人:跨境电商学院、科技学院张剑教授



来源:宣传部 作者:韦燕编辑:李娟时间:2021-01-22

编者按: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师是大学的重要标志,他们教书育人,更以其治学态度、精神品格丰富充实大学文化。为更好地营造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我们在校园媒体中开辟专栏,陆续介绍“浙外学人”,宣传展示他们的风采,介绍他们学问、人生的多彩经历和至深感悟,弘扬他们的高尚精神,以激励全校师生为加快建设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而奋发努力。


张剑,男,山东邹城人。跨境电子商务学院、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工学博士。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

教学、科研成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结合知识的神经网络在多模态数据学习中的应用》,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融合时空约束与先验知识的表演驱动的人脸动画生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融合流形约束和主动学习的最优人脸变》、浙江省教育厅项目《基于扩展流形学习的多姿态人脸图像合成》。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Pattern Recognition》、《Neurocomputing》、《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等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Local Deep-Feature Alignment for Unsupervised Dimension Reduction”入选2019ESI高被引论文。

主要代表作:《Local Deep-Feature Alignment for Unsupervised Dimension Reduction》、《Spatial Pyramid-Enhanced NetVLAD With Weighted Triplet Loss for Place Recognition》、《SPRNet: Single Pixel Reconstruction for One-stage Instance Segmentation》等。

人才项目与称号: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指导教师。

其他学术任职:《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Pattern Recognition》、《Information Sciences》、《Neurocomputing》、《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等刊物的审稿人,获《Pattern Recognition》和《Neurocomputing》的杰出审稿贡献奖。

 


 

他是刻苦求学的跋涉者,是三尺讲台上的指明灯,是科研之路的追光者。要问宝剑锋从何处,梅花香从何来,他会一一告诉你。

 

道阻且长亦前行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 张剑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进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研究初期,为了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他阅读大量文献,和学术同行广泛交流。受到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报告的启示,他产生了“根据人物的肖像图片重构三维人物形象”的想法,并着手进行研究。

博士阶段的研究需要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前沿性的问题并没有确定的答案,需要去探索。这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尽管如此,他始终铭记科研初心,在科研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充满兴趣地探索未知,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这就是研究的魅力。”

写论文是读博期间最难忘的事情。计算机专业的研究人员习惯把论文投递到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和刊物上,张剑调侃道:“博士生的整个阶段几乎是在论文dead line的驱动下度过的。”他总感到身后的dead line随时都可能追赶上来,因此只要一有新的想法他就会记录下来。如果当时没有条件立刻记下,他就在脑海中反复推演论证,直到理顺思路为止,并不间断地强化思路,以免遗忘。

读博期间的刻苦训练,培养了张剑的评估能力,为他日后的研究和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育人情深种桃李

从教多年,他重视人文关怀,倡导“鼓励式教学”。疫情期间,学生们只能居家学习,他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本质。“老师总是能精炼地为大家梳理课题内容,并在微信群里关注大家的学习进度。”2017级计算机1班的杨佳宁同学说道。特殊时期学生内心也会焦虑,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更为煎熬,他便经常安抚学生情绪。考虑到设备、网络等因素,他也会宽容学生提交作业的时间。这些点滴关怀,学生都记在心里。“老师很关心我们学习和就业情况,时常叮嘱我们要多学,多积累面试经验。”20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邵炜峰说。

“感知,反馈,共情”是他在和学生互动过程中所追求的理想状态。“通常,当我们很喜欢一位老师时,就会努力把这门课程学好,争取老师的肯定。其实老师对学生也一样。”张剑感慨地说。老师看到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会欣赏他,并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让他成长得更优秀。他至今还记得2016级计算机专业的朱朴怀同学,她很好学,上课时善于思考,会主动提问,勤于钻研。”2017年,张剑鼓励她参加学院举办的创新创业学科竞赛,他们一起讨论,确定了移动互联网应用中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的选题。研究初期,由于是利用机器学习来实现图像的识别,张剑指导并帮助团队搭建模型,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了很多学习材料,让大家对相关的原理方法有更好的理解。经过共同努力,两位同学在比赛中获得了创新创业先进团队的荣誉,项目形成的论文在《计算机时代》发表。他认为,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因此十分重视同学们的见习和实习工作。2018年,他推荐朱同学前往东部软件园实习。通过实习,她提前接触和了解了计算机行业的现状,增强了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让她受益匪浅。大学四年里,十分幸运遇到张老师,感谢他对我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指引我们成长,祝老师康乐如意!

咬定科研不放松

张剑认为,学者应该保持对科学规律的好奇心,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无论是读书还是教书,他学术研究的脚步从未停歇。各种新的学术思想的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的改进,各类学术活动的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等,他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目前,他正在进行视频标注的研究。他耐心地向记者解释,“视频标注的目的是让计算机程序精确地用文字描述在给定视频的某个阶段所发生的事。研究方法一般采用深度学习的构架,利用神经网络来提取视频和文本的特征,并建立关联。多数情况下,即使方法和理论看起来合理可行,但实践和预想通常不一致,这也是许多进行深度学习的研究人员遇到过的问题。”因此,时间对于张剑来说更为宝贵,课余时间他都投入到研究中。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放弃。有一次,团队的经费不足,项目申请书被业内知名学者否认,这让他深受打击。他认真反思、梳理,用一个月的时间重新组织和论证,当那位学者再次看到他的申请书时,表示非常满意,并夸赞“把人类的常识融入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亮点。“我们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经超过国际上现有的主要方法。”他自信地表示。

“尽管过程苦涩,但也期待成功之后的甘甜。”对“学术孜孜以求”,对“困难习以为常”,这就是他治学的态度。他内心有个美好愿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周围的老师们逐渐养成热爱学术的习惯。

同向同行共发展

围绕学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注重外语与非外语专业的融合”,他所在的跨境电商团队正在从事将外语外贸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应用。为了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同向同行,张剑表示在教学方面,会利用数据管理方面的优势开展商业数据分析方面的课程;在科研方面,会利用对大量数据的特征提取和对语义进行挖掘的技术对电子商务的应用进行支持。

高等教育在他眼里是一个深刻的议题。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他表示,作为老师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毕业多年后的某一天,曾经的学生被问及哪位老师对自己的影响最大时,学生脱口而出的“张老师”,将让他感受到莫大的快乐和满足。

 

从教寄语:

教师要从自我做起,以自己的人格来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仪表来影响他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宽广的胸怀爱护人。

 

记者:韦燕 (经旅学院)责任编辑:李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访时间:2020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