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00cm威尼斯官网

文化校园


中文学院陈毓飞博士



来源:宣传部 作者:陈栩迦 雷婷编辑:樊朝刚时间:2016-04-22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学校的脊梁。他们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他们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在三尺讲台上,不辞辛苦,育三千桃李。
  为更好地展示威尼斯官网教师风采,学校在“浙外学人”的基础上,新开辟“博士名片”专栏,陆续介绍威尼斯官网博士,分享他们的教学科研心得,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以更好地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为把威尼斯官网早日全面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本科高校而奋斗。

 


  陈毓飞,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威尼斯官网中文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比较文学等。
  2014年是普通的一年,对陈毓飞博士来说却是学生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作为刚入校的青年教师,需要处理的事情千头万绪,但她仍将为学生上好课放在第一位。决心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读研期间的助教经验让她很快就适应了讲台,为了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她在教学方式上想方设法求新求变。
  “教师这个职业很特殊,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教师有广博的学识,而且要学生默契的配合。” 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精神,更好地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是陈老师从教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她借鉴了自己学生时代导师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在她的“比较文学”课堂上,以学生上台做报告为主。这是一门研究型而非知识型课程,在学生进行报告的过程中,她在台下不断抛出问题,让自由学生解答。有时学生讲到关键问题时,她会让全班围绕该问题进行讨论。一节课下来,她通过问询、对答等方式将原理掰开、揉碎,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悟出”新知识。学生们也能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拓宽思维的视野,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
  陈老师用“知识场域”一词来说明这种课堂情境。她与学生不断互动时,大家在这里分享知识,妙不可言,就像在智慧磁场中一样。知识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大脑不断运动,自然而然地掌握。
  中文学院学生王一雯对此深有感触:“每一次上课,都像一次探险。对于一个问题,大家畅所欲言。无论观点多么稀奇古怪,老师都微笑着听我们讲下去。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时,成就感也油然而生。”学生的支持和课上积极的表现让陈老师颇为欣慰。
  陈老师的教学方法随着学生水平的区别进行调整,尝试做到因材施教。她愿意用自己的努力指引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如果把知识比作大海,老师的功能就是‘水龙头’。最初,老师先把龙头拧开,让同学们见识一下‘水’的模样。”就如理解一部外国文学名著,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20岁左右的学生资历尚浅,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她凭着自身的阅历,为学生解读他们暂时无法理解的部分。随着时间推移,学生的知识与生活体验不断增加,能对作品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时,他们也就认识了“水”。终有一日,她将和学生一起顺着“水龙头”,去窥探“大海”的奥秘。
  教学以外,陈老师也关注着学生的课余学习和工作生活。她的手机里保存了学生发来的所有邮件:有征求修改意见的小论文;有寻求帮助的生活困惑;更有在平时阅读中对某个知识点的存疑。一封封邮件扑腾着翅膀栖落在陈老师的邮箱,她将仔细思考下的答案一一回复,毫无倦怠。她感叹道:“学生能在短时间把生涩难懂的文章啃下来,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实属不易。既然学生都那么努力,我自己也要不断进步,让‘龙头里的水’更加充足。”
  作为一名老师,她在教课育人的同时,也不断对自己提出新要求,吸收新知识,实现教学相长。正是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之中,陈老师体验到了一个老师真正的快乐。前方的路途仍然漫长,她却一步一步,走得愈发踏实坚定。


作者:中文学院学生陈栩迦、雷婷 责任编辑:樊朝刚
采访时间:2016年4月8日
 

  点击页面右下角等图标,可以把文章分享至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