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用好“思政大课堂”,提升协同创新育人实效,近日,商学院“读懂中国,致敬‘五老’”小分队对威尼斯官网退休教师董长洪进行采访。通过挖掘、感悟“五老精神”,鼓舞青年学子锐意进取,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书写人生精彩篇章。
董长洪老师,1978年至2010年在学校工作,曾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访学,教育厅挂职,2010年光荣退休,2018年至今担任离退休党支部书记,期间支部被评为“首批省党建工作规范化支部”,2021年起兼任校离退休党总支组织委员。 从七十年代公社知青,到大学教书育人典范,从上山下乡热血青年,到退而不休新时代支部书记,董老师用他平凡又不凡的人生诠释何为初心如磐、孜孜不倦的教师精神。
理想初心是人生不竭动力
上世纪70年代,为响应知青下乡的号召,董老师心怀梦想到地方公社插队。他回忆道“当时农村社会面貌非常落后,作为知识青年,我必须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在公社,董老师是拖拉机手,从一个新手到一名能手,他把无悔的青春献给了农村。在谈及退休后仍然坚持当支部书记时,他深情地说:“我还可以继续为党建做点工作。”董老师表示,他最大的动力就是能够发光发热。他鼓励青年大学生不要害怕吃苦,要练就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要学会奉献和培养社会责任感,也要努力为国家做贡献。
勤奋进取书写出无悔青春
董老师在插队时表现优异,曾受到一位老领导的赏识和点拨,告诉他学习的重要性。自此他深刻意识到学习对个人塑造、对更好奉献的重要性。当时家里经济紧张,家里人也劝说他放弃学习,谋生赚钱。但他选择了两者兼顾,边工作养家边旁听学习。他回忆道,“后来,我在浙大业余进修八年多,即使工作压力再大,也没中断过,笔记积累了厚厚一沓。”董老师边说边比划,“正是这段学习经历为我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有了过硬的知识本领,才能为党和人民做更多的工作。”他勉励青年学生要刻苦学习,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董老师说:“吃过生活的苦后,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都不再是苦,改变社会面貌需要知识,所以我在读书工作期间,学习都是如饥似渴的。”
董长洪老师讲解自己编排教材的经历。
传道授业是毕生坚定选择
董老师与学校的缘分始于当兼职老师。“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认为要全心全意投入进去。”他说,“教书不仅教知识,更要教做人”。在精益求精上好每一堂课的同时,他更注重塑造学生的品质,传授人生的道理。课堂上,董老师会花很多时间教学生们如何为人处事,激励大家勇于承担责任,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如今,董老师已桃李繁茂,不乏考上浙大、复旦等名校的学生,学生们也经常会回来看望他。“能成为一名教师,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选择。”言语间他洋溢着喜悦。
董老师寄语同学们:“年轻人要勇敢追求梦想,敢于探索未知,走出舒适区。明确方向能够更加有力地驱使自己前行,为国家需要的事工作,动力才持久,培养兴趣是迈向成功的关键。”
团队成员和董长洪老师合影。
图片:杨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