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浙外学子学习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围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主题,以“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专项实践为载体,用实践厚植理想,用双脚丈量热土,学、思、践、悟青年习近平的优秀品格。学校特推出系列报道,记录青年学子在实践中的别样风采和青春感悟。
浙外与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先后合作共建国际志愿者服务基地、“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实践基地等。每年暑假,浙外学子都会相聚“鸬鸟”,用青春力量描绘“鸬鸟”乡村振兴的大美篇章。今年暑期,校地双方深化合作,以当地蜜梨生活节为契机,共建37000cm威尼斯官网直播实训基地,发挥学校电商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实地调研谋发展,助力振兴献智慧
实践期间,“‘鸬’力同心,共同‘鳌’翔”实践团队走访了4家经营定位不同的民宿,先后采访了民宿负责人、山沟沟村村委等,详细了解当地民宿产业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和发展规划。
实践团队还走进红色基地,调研了位于山沟沟村的余杭共青团历史纪念馆、新四军被服厂旧址和位于太公堂村的余杭抗日战争纪念馆,对当地推出的红色乡村旅游路线的知名度、游客量、游客情况等进行了调研分析。在与山沟沟村村委的座谈中,队员们积极建议,经共同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鸬鸟镇应继续牢牢把握革命旧址这条“红色根脉”,拓展多平台、多方案的红色路线,坚持以实践讲好鸬鸟的红色故事。
实践团队与山沟沟村委座谈会交流。
鸬鸟蜜梨加强数字化建设,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数智鸬鸟”成为数智乡村的典型案例。实践团队走访了当地科技小院,并于科技小院的科技研究员座谈。团队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游客对蜜梨的了解程度及原因,并将调研结果和建议形成报告反馈给当地政府。
团队成员采访科技小院的科技研究员。
在今年的蜜梨生活节上,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还分享了实践成果。乡村文旅产业是释放乡村发展活力的关键力量之一。队员们认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改善乡村地区“以农为主”的单一化产业结构,辐射带动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同时,数字化运营将成为鸬鸟文化呈现和输出的新型运营方式。围绕其特有的鸬鸟蜜梨等产物、“梨小六”等IP资源,建议借助快手、抖音等社交网络平台,通过网上直播、短视频宣传等方式加大文化的对外传播,提高乡村文化的附加价值。团队还将调查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旅产业新模式,利用鸬鸟镇所具有的丰厚文旅资源,助力其在文旅赋能之下,逐渐由诗画风景产出美丽经济。
宣讲省党代会精神,守好“红色根脉”
为守好“红色根脉”,努力将“重要窗口”的美好愿景变成美丽风景。实践团队在鸬鸟镇面向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宣讲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
宣讲会上,实践队员结合鸬鸟蜜梨节和民宿发展,围绕省党代会报告中对“农文旅”产业联动协调发展的呼吁,生动宣讲“两山”理论在鸬鸟镇的生动实践。鸬鸟镇政府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表示,实践团队的宣讲深入浅出,既有真实案例的客观分析,又有多角度的换位思考,对鸬鸟镇进一步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具有较好参考作用。
实践队员沈力学在宣讲会上发言。
多次来到鸬鸟镇参观学习的陈佳齐和原翼伦对此次宣讲活动感受颇深。“鸬鸟镇我来过两次,一次是2021年的秋天来旅游,第二次是来社会实践,一年的变化,让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缩影。路变宽了,树更多了,街道更干净整洁了!我觉得要走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行曲,不仅仅是鸬鸟镇的乡民和政府部门成员,前来实践的我们也应当秉持一鼓作气的精神状态,以多维视角综合分析,将党代会精神以更生动的语言传达给基层。”实践队成员原翼伦感慨道。
接下来,团队将继续以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为引领,将思想意识落到实处,做好强化使命担当的参与者,在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
绽放非遗光彩,文化赋能振兴
实践团队在抵达鸬鸟镇后,体验了非遗文化鳌鱼灯,面对传承千年的非遗文化,团队开展了一次生动的重温历史之旅。据悉,鳌鱼灯是为了纪念仙佰坑历史名人凌统将军而流传下来的非遗文化。这个“龙头鱼身”的吉祥物传承千年,现有3位非遗传承人专门手工制作鳌鱼灯,还发展了3支鳌鱼灯队伍——中青年男子鳌鱼灯队、中青年女子鳌鱼灯队、老年鳌鱼灯队。队员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小学也有以鳌鱼灯为主题的课间活动和比赛,鸬鸟镇更有鳌鱼灯IP项目,这支庞大的非遗队伍正以激情昂扬、充满生机的姿态活跃于余杭大地。
在欣欣向荣的新时代,鳌鱼灯的制作也要与时俱进。原本一辆车才能承载的鳌鱼灯,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减重减配处理,并在浙江、广西等地巡回展示,向全国推广鳌鱼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善鸬鸟鳌鱼灯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体系。女子鳌鱼灯队的队员热情地向同学们展示民间鳌鱼灯活动:舞鳌鱼灯、鳌鱼对打、转鳌鱼灯圈……不论是制作鳌鱼灯还是舞动鳌鱼灯,都是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鳌鱼灯非遗传承人接受团队采访。
实践团队成员体验舞鳌鱼灯。
实践感悟
朱芝律:在社会实践中,我们深入鸬鸟镇,调研其文旅行业发展现状。大家从青年学子的视角,聚焦于文旅潜能的激发,为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施展青春才华,贡献青春力量。社会实践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也是提升自我的途径,我们更应该将来自实践的体悟内化于心,严于律己、勤奋进取。
陈佳齐:通过本次实践,我详细地了解到科学知识对农业生产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专业知识与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我要向榜样看齐,把个人的梦想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学业求精,追求真理。只有不断地给自己“压压担子”,才能激励自己快速地成长起来,才能为社会发展奉献青春力量。
姚晴晴:鸬鸟镇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山清、水秀、人美。经过调研,我了解到这得益于鸬鸟镇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精心雕琢生态秀美宜居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不断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在实践中,我和团队成员们为鸬鸟镇农文旅产业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也见证了学校在鸬鸟镇的直播实训基地揭牌,相信通过深化网络新媒体的宣传,鸬鸟会更加充满活力,鸬鸟之美会被更多人发现。
沈力学:团结协作是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最大的收获,小到我们团队内部的协作,大到当地政府与各方的协作,在共富路上,身处于巨大的协作网络中,我们每一个人认真做好眼前的小事,就是在为整个社会的大事贡献力量。
李晓沄:本次鸬鸟之行让我获益良多,在实地调研学习中真正感受到了当代乡村振兴的力量,对于当代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学习。作为新一代青年学子,我们将继续贡献自己的青年力量,与杭州发展、浙江发展同频共振,将奋斗之我书写在浙江建设的时代篇章上。
李向欣:这次社会实践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历练,在实践的“第三课堂”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此次社会实践促进了我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成的能力,让我走出象牙塔,进一步了解国情、服务社会。
吕若婕: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所学专业的理解,还将所学运用在实践中,收获颇丰。从研定实践主题,到围绕主题开展拓展研究,我学会了如何在团队的协作下从头到尾地解决一个问题。在团队中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也让我看到鸬鸟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作风,深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共同推进共同富裕。
张晨蕾: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通过实地走访、拍摄录像等形式记录了鸬鸟镇的现况。社会实践给予了我们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到社会的大课堂去见识世面,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原翼伦:在鸬鸟镇实践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村民和村镇干部的热情和实干,感受到了鸬鸟镇在农文旅发展模式上的变化,领略了鸬鸟镇红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我们作为“红色根脉”的传承者,要秉持初心,为新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俞晓涵:这次的社会实践对于鸬鸟镇和我们小分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希望通过我们的实地调研和献策,鸬鸟镇的优势产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通过一次次的实践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汲取力量,未来,我们将发挥自身所长回报社会,在“两个先行”中唱响青春强音。
团队名称:“鸬”力同心共发展,肩负使命共“鳌”翔——37000cm威尼斯官网赴鸬鸟镇小队
指导老师:刘陈稳(实验室管理中心)
团队成员:21日语1班朱芝律(队长)、20小教3班陈佳齐、20金融工程1班李向欣、20数学1班原翼伦、21小教4班张晨蕾、21文旅3班吕若婕、21会展1班俞晓涵、21文秘1班李晓沄、21文秘1班姚晴晴、19学前1班沈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