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亚运

    相约亚运

    盛夏“小青荷”,“浙”里绽风采——亚运工作手札(三)

    来源:宣传部 作者:毛浙羽编辑:姚祥燕时间:2023-07-10


    编者按:杭州亚运会筹办工作进入冲刺阶段。6月26日-7月9日,浙外“小青荷”们用热心、细致的服务助力杭州亚残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和韵味杭州·综合测试赛。一张张笑脸、一声声真诚的“你好”,面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服务对象,他们展现出浙外“小青荷”热情、友爱、团结的形象,也在竭尽全力让志愿服务变得更便捷、更高效,在这个盛夏时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亚运盛会添砖加瓦。


    作为一名杭州亚运会赛会预录用志愿者,2021级商务英语专业的林安琪对本次志愿服务充满信心和期待。从4月份的杭州亚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到刚刚结束的韵味杭州·综合测试赛,林安琪一直参与其中。在韵味杭州·第一届亚洲U16女子排球锦标赛中,林安琪担任伊朗女排代表团随团助理,主要负责比赛训练计划、赛程安排、交通物流等的信息核对和反馈,随队前往训练场馆或比赛场馆,协助参赛代表团沟通、解决问题并将其需求反馈给相关部门。“从第一天接机,运动员们彬彬有礼对我打招呼到测试赛期间主教练赠予我伊朗队队徽,再到教练们对我说‘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you've done for us’,我体会到付出被认可的喜悦之情。”她说,志愿服务是一项繁琐艰巨的任务,但她深知责任越大,越要激发内心的力量,绷紧这根弦。

    林安琪协助伊朗女排教练接受媒体采访。

    在韵味杭州·综合测试赛和杭州亚残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期间,不同的场所、不同的岗位,像林安琪一样的浙外“小青荷”还有更多,他们在幕后闪烁着自己青春而热烈的光芒。

    娄宜晓在亚运村综合门诊部服务。

    与林安琪有着相同专业背景的娄宜晓,是亚运村医疗卫生防疫中心综合门诊部的志愿者,主要负责引导人员就医,以及协助医护人员做好接诊工作。当有外籍人员就诊时,她就发挥语言优势,为患者就诊提供翻译服务。志愿服务也会面对一些棘手压力和挑战工作。娄宜晓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便是问诊流程话术和医学专业术语的翻译。为解决这些难题,她抓紧突击“补课”,主动和医护人员学习医患问诊话术,整理形成了一份详细的就诊英语表述语和医学专业术语笔记,在休息期间不断自我练习,努力为外籍人员提供专业的就诊志愿服务。一次,蒙古女排队来门诊就医,这是他们第一次同时接诊七位外籍患者,娄宜晓自信地为医护人员开展引导和接诊翻译服务,“当听到有人念出我袖口上的校名时,我的心头涌上强烈的责任感;当听到外国友人对我表示感谢时,我心里是满满的喜悦,很感谢有这样的机会,让我能以中国青年的身份为国际友好交往做出努力。”娄宜晓如是说。

    陈骏宇(右三)在浦东机场接机。

    2021级阿拉伯语专业的陈骏宇参与了亚残运会代表团团长的接机、报到、场馆考察等工作。“为了做好充分准备,服务之前我专门学习了英语和阿拉伯语的敬语表达,我相信尊重和负责往往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细节,一句敬语、一个微笑,都会让外宾感受到我们的用心。”服务期间,去上海接机的任务令陈骏宇印象尤为深刻。“上岗第一天就接到了临时任务,这是我第一次去浦东机场,也是第一次接机,而且是接外宾。”他回忆起当时的一幕不禁笑了,“出发前,我详细了解了外方代表的外貌特征和名字,最终在机场出口一眼辨认出乌兹别克斯坦代表团。回杭途中,我用阿语向代表团表示欢迎,恰巧对方也会说一些简单的阿语,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缓解了我的紧张,也让我顺利完成了接机任务。”他的出色表现赢得了来自伊拉克、也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等代表团的点赞,告别时,他与代表团交换了徽章,“当听到对方称赞我的阿语口语,对我表示感谢,并且邀请我去他们国家参观游览时,我知道这就是语言交流的魅力,也让我对今后的工作更加有信心了。”

    石志礼(右一)陪吉尔吉斯斯坦代表考察场馆。

    同样服务亚残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的2022级俄语专业的石志礼是一名跟车志愿者,主要负责全程陪同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个国家的代表团踏勘路线和场馆。清点上车人数、检查轮椅使用者的安全带是否绑好、核实考察路线……这是每次出发之前,石志礼必做的工作。在收到第一个接机任务时,得知对方是两位只讲俄语的塔吉克斯坦代表,石志礼心里有些紧张,担心自己的俄语水平不能流利地为他们解答问题,担心第一次面对轮椅使用者会紧张失误。为此,她将自己的早读时间变成了练习口语的最佳时间,午休时间用来熟悉团长手册和相关助残礼仪,睡前抖音时刻也变成了俄语单词背诵的最好时段。“在机场相遇时,尽管还有一点语言障碍,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建立友谊。”城市游览安排在塔吉克斯坦代表回国前的1天。石志礼与他们一起参观了西湖,并向他们介绍了龙井茶、雷峰塔等故事。“在我的介绍中,他们了解到更多的中国文化,他们也向我介绍了塔吉克斯坦的风土人情,还热情地邀请我到他们国家游玩。当回国航班确定时,我终于明白‘与君同舟渡,达岸各自归’的留恋与不舍。”“我想志愿服务固然是辛苦的,但更多的是让我感动。感动的是离别时的‘До свидания(再见)’和一路顺风的祝福,是镜头中的笑脸还有Абдурауп先生开心地喊我的名字。”

    时光流转,浙外“小青荷”们的成长还在继续。每一次出征,浙外“小青荷”都以最周到的服务和最美好的形象展现浙外青年、中国青年的风采。他们将以热情无限诠释属于青年人的奉献与担当。

    摄影:陈星宇、乐嘉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

    邮箱:xcb@zisu.edu.cn 

    校园安全报警电话:0571-88213110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9318号 浙ICP备11019885号-1 © 37000cm威尼斯(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宣传部维护